首页 >校(院)新闻
中共黔南州委党校“三聚三全”把稳方向盘 铸牢共同体
日期:2022年03月28日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浏览:1483

中共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党校成立于1956年,与黔南自治州同龄、同行、共奋进。1997年挂牌成立黔南行政学院,校(院)合署;2014年、2019年分别加挂黔南州社会主义学院、中共黔南州委讲师团牌子。

近年来,中共黔南州委党校牢固树立“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不动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贵州省委、省政府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奋斗目标和黔南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实施民族团结示范引领工程,打造共建共享新样板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路子,依托黔南光辉的红色基因、优秀的团结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和决策咨询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战线、主阵地、主渠道和主抓手,聚力九进、全体联动;聚合课堂、全面覆盖;聚集科研、全员发力“三聚三全”把稳方向盘、铸牢共同体,不断做强具有黔南特色的干部教育品牌、党性教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逐步成为影响周边、辐射全国的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的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干部和全体教职工、学员心中牢牢扎根,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生动画卷。学校先后命名为黔南州、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机关,并挂牌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

一、聚力九进 全体联动 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

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以“进支部、工会、课堂、处室、科研、宣讲、校刊、网站、帮扶”“九进”为创建主要载体,全方位聚力,以点串成线、以线连成片、以片带面,构筑各族教职工和学员共有精神家园,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家庭氛围。

(一)多措并举,团结践之于行

学校行政、教学、教辅党支部,主体班临时党支部,不定期组织开展“深学民族政策法规·笃行民族团结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校工会组织开展“石榴结籽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实践活动;各处室结合工作职能,聚焦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开展“了解各民族·热爱大家庭”活动;科研工作中加强民族团结科研资源建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民族宗教领域课题研究;在校刊上设置民族宗教栏目、在校网上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多措并举,把创建活动融入日常工作、教学和科研,形成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时时处处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宣传,同心根植于心

把准创建与学员心理的契合点、民族情感的共鸣点、社会大众的关切点,精心制作和认真汇编《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片和学习读本在楼宇电视播放、在学员宿舍供学习,教职工人手一册学习读本;将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文化、工作案例纳入主体班课程;组织学员开展“好花红”主题班会;组织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宣讲活动,近年来,深入基层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千余次,2020年度《讲好“三个故事”擦亮黔南形象“新视窗”》获黔南州创新项目新方法运用一等奖、2021年度获“全省党校(行政学院、讲师团)系统宣讲工作优秀组织奖”;涌现出7名“全州宣讲之星”和“全州优秀宣讲员”。

(三)真情帮扶,共建美好家园

2016年以来定点帮扶的贵定县盘江镇长江村、云雾镇塘满村、营上村、沿山镇春光村、金南街道新良田村都是少数民族村寨,校委着力选优配强10余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和多方争取为帮扶村建强组织、脱贫解困、发展产业、疫情防控,并不定期和在重要节点组织教职工到帮扶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送知识·献计策”的结亲连心活动,五个村均如期脱贫摘帽,还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光头强”——王文杰等模范典型,用真情打通了“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最后一公里”。

二、聚合课堂 全面覆盖 推动凝心铸魂增共识

始终坚持党校“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根本定位,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讲好中国、贵州、黔南“三个故事”,凝心铸魂、增进共识,引领各族学员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围绕“三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

开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课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堂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及中国优秀历史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讲,阐述新时代中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制度密码,还从不同的专题讲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述贵州、黔南各民族守望相助、同心筑梦的奋斗历程,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中国故事”,促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围绕“三大战略”,讲好“贵州故事”

围绕大扶贫(乡村振兴)、大数据和大生态战略,讲述贵州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本”的“贵州故事”;通过在惠水百鸟河数字小镇、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开展现场教学,展示贵州大数据战略行动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定甘溪林场视察时作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课中讲述贵州各族人民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故事。

(三)围绕“三大主线”,讲好“黔南故事”

以《红军长征在黔南》《黔南红色文化的感召力》等特色课,带领学员到邓恩铭故居、瓮安猴场会议会址等地补“钙”壮“骨”;开发《新时代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奋力书写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等专题课,组织学员赴瓮安县建中茶旅小镇、贵定县盘江镇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帮助学员从实践中提升攻坚能力、激发振兴动力,讲好红色历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黔南故事”;还采取体验或参与等教学形式讲述“人民科学家”南仁东、“最美奋斗者”邓迎香等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故事;用案例式教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黔南模式”》分享黔南如何把党的民族政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称号的故事,让学员切身感受到黔南各族人民生发和形成的FAST精神、麻怀干劲及“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真挚情怀,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持续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

三、聚集科研 全员发力 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

牢牢把握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的根本要求,致力于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党委和政府决策、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形成了“有制度、有队伍、有成果”的科研智库工作局面。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共同体意识

完善出台《科研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涉及课题管理与服务、科研经费与成果管理、激励机制、智库平台建设、校刊编辑出版、学术会议等工作,不断理顺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和提升科研水平。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共同体根基

坚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和州情研究中心为载体建立了智库工作站,组建了一支来源于州内外的科研骨干队伍,为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和理论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根基。

(三)教研成果层出不穷,增强共同体铸牢

近年来,教师相继主持、参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哲学思想史》《“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贵州统战文化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黔南实践研究》等国家省州级课题近百项,在《政法论坛》《贵州民族研究》等各类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色文化路径研究调查报告》《布依族婚嫁经》《当前中亚地区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与对策》《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论新时代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独创性贡献》《统一战线巩固拓展减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等著作、论文、课题、决策咨询获国家民委社科成果、贵州省社科奖、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全省党校(院、团)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数十项。《贵州省构建“五个体系”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探索》《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传奇的一生》《挺起大山脊梁铸就精神“高地”》等20余门专题课荣获省精品党课、好课程、优秀党课。进一步发挥了“用学术讲政治”的导向作用,用党校人的孜孜不倦书写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黔南篇章。

聚力九进、全体联动;聚合课堂、全面覆盖;聚集科研、全员发力,教育培训把稳方向盘、理论创新铸牢共同体。黔南州委党校正以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做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者,把黔南故事、贵州故事、中国故事的全新魅力与时俱进地呈现,不断把精彩写在幸福黔南、多彩贵州、美丽中国,进一步推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供稿:樊敏)

新闻动态